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論點名制度作為我厭惡的存有:提出反叛者面對衝突的一種可能



我計畫寫一篇和哲學系、和學校點名制度有關的報告,
為我這一學期畫下美滿的──感嘆號。

1
  結束文藻西班牙文學業之後,來到輔仁大學哲學系。對我來說真是一大改變。身為轉學生的我,現在能考上學校,能不用像無頭蒼蠅、朝九晚五地整天工作,能考上理想的科系,照理來說我應該要開心。可是我沒有。
  這裡,讓我想起之前看到台灣作家侯文詠先生在其facebook發表的一篇引用賴其萬教授寫的《杏林筆記》的一段話:
  「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又覺得很煩,那是痛苦。用快樂的心做不屬於自己的事,那是智慧。做自己想做的事卻又無奈,那是不知足。可以用快樂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叫幸福。」
  說得很有道理。
  「做自己想做的事卻又無奈」,這正是我現在的感覺。但「那是不知足」嗎?我不這麼認為。

2
2011年1月6日
  今天上文化人類學,老師和我們說,人要有感覺。說沒有感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當人們對不公不義的事沒感覺;對真實虛假的事沒感覺;對社會體制的事沒感覺;對正確錯誤的事沒感覺;對需要想要的事沒感覺;對不是自己的事沒感覺,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就像我很討厭學校的點名制度,覺得如果老師教得有趣,學生還會翹課缺席不來上課?還會需要點名嗎?學校的點名制度,治標不治本,但我又能奈他何嗎?

3
  這份報告,我計畫運用這學期課程內容,詮釋學、道家哲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等概念、理念及理論來解釋我,作為輔仁大學哲學系以及他系選修課學生,所經驗到的現象。希望對點名制度能有更深刻、更廣泛的理解。也希望能對未來兩年半,仍然待在輔仁大學哲學系的環境裡,上課學習上,能有更明確的方向及目標。



正文

「理解表現不同的程度。這首先是由興趣所制約。」
「我們的解釋也因我們所處的地位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狄爾泰


移入、模仿、重新體驗
這裡將利用狄爾泰「移入、模仿、重新體驗」方法,從不同對象、不同角度探討點名制度的問題。

討厭點名制度學生的觀點:
  我很討厭點名制度。如果老師教得有趣,學生就會來上課。那還需要點名嗎?就是因為有部份老師上課不有趣,又特別喜歡點名,所以我不喜歡這樣的點名制度。如果老師教得有趣,其實點不點名對我來說都沒差。但是就是有一些老師教得不有趣又特別喜歡點名,對我來說真是一大煎熬。過去坐在課堂上兩個小時,聽我沒什麼興趣的課,當然也沒有很專心在聽。坐在課堂上,只是浪費時間,就只為了老師的點名。就只為了在老師的點名紙上做一個有來上課的小小記號。真是可笑!如果教得不好的老師上課沒那麼愛點名,我就可以利用上課的時間做我自己的事,例如到圖書館看書、看電影來充實自己。這都比上課坐在課堂上發呆,假裝很認真地在聽課有趣得多!或許我也可以選擇上課不聽老師的課,就看自己的書、做自己的事。但是有些老師就會看你上課不專心,刻意刁難你(我就有被老師刁難的經驗)。而且上課做自己的事,要時時提防老師,又會受到老師聲音的干擾,也沒能做得很專心。或許我可以選擇不來上課,不配合這個點名制度,安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不來上課,老師的紙上就沒我的記號,沒這個記號就會影響到我未來的成績──我的學期總成績。如果我未來有要申請雙主修或是輔系,甚至是申請出國當交換學生,都會要看學校的成績。如果我因為能來上課而沒來上課,能被點到名而沒來點名,並且影響到我未來的成績、未來的發展,那會是一件多麼不划算的事。所以,如果學校政策沒有改變,老師的點名方式沒有改變,為了不影響到我的學期成績,我還是要來上課。還是要坐在那兒浪費時間,還是要配合這樣的制度,還是要點名。但是我過得不開心。

不討厭點名制度學生的觀點:
  點名制度對我來說沒什麼太大的差別。點不點名對我來說都沒差。要嘛成績對我來說不重要,我就直接翹課;要嘛我沒翹課,還是坐在課堂裡,不是聽課,就是做自己的事:玩電腦、玩手機、玩PSP,或者和朋友聊天,或者就直接睡覺。點名制度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哲學系上課,只要我點名的狀況沒有太差,老師通常會看在我大部分時候都有來上課,點名紀錄良好的份上,就不忍心當我。反正班上那麼多人,老師也不記得誰是誰。我在課堂上有沒有專心聽課,或是做些其他的事,也就那麼不重要。重點是我在教室裡。我有點到名。那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時候我愛怎麼玩,愛怎麼混,反正我就坐在後頭,只要不打擾老師,不打擾其他同學,老師也不會管我。


「阻力最小的路」
海德格或高達美詮釋學的關鍵字:境緣性、此在、能在、可能之在、被拋的可能性、效果歷史、理解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

  對許多學生來說,配合點名制度是阻力最小的路。是最容易、最不用思考、最沒挑戰性的路。反正,配合點名制度,對他們沒什麼壞處。可以做自己的事,很開心。上課不一定要專心聽,老師大部分也會讓他過。真是何樂不為呢?
  但是對我,對一個反對點名制度的人來說,大學教育不應該是如此。我來上大學並不只是為了文憑,並不只是因為哲學系好過、好混才來讀。我來大學是想學習新的觀念,思考未曾思考的問題,擴展視野,發現世界更多不同的可能性。但是,現在在學校上有部分哲學系的課,都無法幫助我擴展視野,反倒認為將我的視野越縮越小,縮到去探討例如西洋美學的概念:不就是一個作品要有想法、有觀念,然後要將它們與作品同一。有的注重主觀的愉悅。有的注重客觀的和諧。說來說去,不就那一些。只是說法和詮釋的方式不同罷了。我很想跟老師說:「老師,我們整學期都在講同樣一些東西。這些概念我都懂了。能不能講一些別的,講些活用的。能不能不要再講些理論或是大同小異的東西。」但是,我想老師應該不會同意我這樣的說法,而且這麼說也不怎麼禮貌。所以我只能在心裡默默地抱怨。其實老師教得也還蠻認真的。有時候都會和我們討論一些美學的問題。但是概念說來說就都還是那樣。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翹掉那些我已經覺得沒東西可學的課,去做些其他的事。但是因為成績的需求,我還是選擇留下來。而選擇留下來,心情不好,又沒有專心聽課,或者讀自己的書也沒能專心。一方面還是會想聽聽看老師課上有沒有講一些新的或是有趣的內容,另一方面又認定老師講的東西都是我已經懂了的東西。我想,目前的狀態,就是我選擇阻力最小也最不開心的路吧。
  另外,點名制度之所以存在,絕對不是一天造成的,也絕對不是一個人造成的。這是許多人共同的選擇、共同的決定。今天有這樣的制度,是輔仁大學,身為私立學校,全體師生共同造就的一個文化現象、文化產物。這是一種集體意識。儘管我對它有很多怨言、有很多抱怨,但是我也無能為力。因為「有視野就有死角」。如果我人真提議要改變,是不是就等同與多數人作對?改變又真能滿足多數人的利益?這也是個問題。
  任何改變都是需要付出代價。人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改變他人、改變現狀嗎?


超越 是一段不簡單的過程
  如果我無法改變這體制,無法改變老師和同學,那我只好改變自己和自己的想法。
  或許我討厭的不是這點名制度,而是討厭那些上課提不起我興趣,又特別喜歡點名的老師。(有時候就因為不好意思批評人,只好找一個物來代替。但是「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點名制度其實也就是一個制度,沒有對與錯的問題。而那些老師,象徵著強權、強勢、強力,而我身為弱勢的個體,卻無法享有相同的能力與他抗衡。目前的我,想要改變卻沒有能力改變。)
  說到這裡,讓我想到在新聞傳播系上的心理學,課本提到扎羅斯(Lazars, 1991)情緒包括六個成分:刺激情境、主觀體驗、認知或解釋、生理反應、表情、行動反應中的認知與解釋。或者說是知識論中的先驗概念,或是高達美提到的「前見解」、「前判斷」。另外還有皮亞傑(Piaget, 1896-1980)認知發展理論的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兩概念。
  或許我現在不開心,一切都是我的認知、想法上出了問題。如果說到同化和調適,或許我首先要問的是:我真的有必要要改變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就我現在的狀況來看,我的認知充滿對立矛盾、不確定與不開心。現實與想像無法達到共識,無法達到同一,所以我不開心。我無法改變外在環境,無法改變其他人、事、物,所以我不開心。
  如果引用廣告大師奧格維(Ogilvy)名言,「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因為死了以後的時間很長。」那麼我想,我要改變!我要開心!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變我看事情的想法與認知:

  人生就是應該要開心。應該要開心的玩,不應該要有任何遺憾。或許是我對大學的標準太嚴苛,我理想中的大學生活在輔仁大學是很難看到的。既然這樣,我最先應該要做的就是去調整心態,適應環境。凡事不用太認真、太執著,應該要開心的玩,開心的去找樂子。上課,不想上課就不去上課。如果是為了點名,或許點完名,不想上課就離開。做事情要專心。要嘛專心上課,要嘛專心做自己的事。想要兩者兼得,卻一心無法二用。然後兩者都無法兼得,最後也就兩頭都空。如果不上課,我也有辦法能夠找其他方式,例如閱讀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書,來補強我沒聽課的不足。但是這樣或許就會開始想,那麼我父母繳了錢讓我來唸大學,到底是來做什麼的?其實有些我沒興趣聽老師上課的科目,我自己找書來唸並不會比上課專心聽老師講課的同學差。那麼父母為什麼還要繳那麼多錢讓我來唸大學?不就是為了那張文憑嘛。沒錯,我來讀大學,雖然說我不想為了那張文憑來讀大學,但是拿到文憑就是我最主要的外在動機。如果目標只是能夠拿到文憑,那我在大學生活也能過得很開心。只要能夠找到一些自己有興趣或是能夠得到樂趣的事來提升我的內在動機,我的大學生活就能過得很開心。

  所以現在,努力增強我的內在動機就是一件極為迫切的事情。我要每天要過得很開心,不再為無法改變的事情煩心。或許我的結果和其他同學沒什麼兩樣,但是對我來說,這不一樣。它有其特殊的意涵。我轉化了內在會讓我煩心的因子,變得自在。就像邱建碩教授在自然哲學講義中提到的:「我們是由一個活動過程決定一個物質具有的性質,而非是物質所具有的靜止的結構狀態。」這樣的轉變,怎麼能說沒有意義?對我來說,我雖然仍活在這樣讓我討厭的體制之中,但是在心態上,我卻超越了體制,決定不再受體制刺激與影響,不再不開心。決定去做自己真正開心的事。更有方向,也更有目標。我將自己拋向未知,拋向新的可能。結果會如何,我不曉得。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將比過去更開心。



後記

  如果事情讓人不開心,有些人選擇去對抗。如果對抗讓人不開心,那些人還會去對抗嗎?這正是我此篇報告面對的一個自我內在衝突矛盾的點。對抗的時間,或許長,或許短。對抗的動機,或許想要,或許需要。對抗的結果,或許成功,或許失敗。但是當人處在對抗的情況下,是不是也就犧牲掉大部分時候快樂的可能(或許在對抗動機為需要的時候例外。但是需要的這動機,有沒有可能變成想要,或者這只是由想要偽裝而成的需要?)。如果一開始就能改變對對象的理解,是不是也就能改變之後對立矛盾的衝突。這正是我報告思想的核心。或許如果真正探討到體制、制度的問題時,還有強勢、弱勢等問題,但是那暫時不是我所要探討的方向。



參考書目:
《心理學概論(二版)》:鄧明宇.李介至.鄭凰君(新文京,2010)。
《詮釋學經典文選(上)》:阿斯特,施萊爾馬赫,狄爾泰,海德格;洪漢鼎譯(桂冠,2002)。
《見樹又見林》: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群學,2001)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哲學概論 單元四

01、 請舉出二個具體的實例來說明它的「變化」,一個是明顯而快速的變化,另一個是較不明顯而緩慢的變化,分別描述它的變化的過程。
  以人為例,人的情緒是明顯而快速的變化。例如,聽到小鳥唱歌就開心、被父母責備就難過、和朋友起爭執就生氣、看到帥哥美女就心動。無時無刻,只要有個起心動念都在變。
  而人的成長過程,從抱在懷裡的小嬰兒,長大到160以上的青少年到成人,這一段是一個較不明顯而緩慢的變化過程,絕不是一兩天、一眨眼就能完成的。

02、 請提出一個普遍的說明來解說這兩個實例。
  從亞里斯多德的內在原理形質論來看,形式是實現的實體,質料是構成實體的元素。有質料就有潛能;有潛能也就有改變的可能。以人的情緒為例,人是有情感的動物。人的情感能力,是一,是情緒的形式。而能夠產生不同的情緒,是多,是情緒的質料。當人是小嬰孩,長大成未來的模樣就是他的形式,而構成人身體的結構則是他的質料。
  形式由質料構成,有形式就有質料。而人是有生命的實體,有生命就有變化。除了形式和質料的部份,還有外在原理動力和目的。生命本身有一個內在動力促使他長大,而其目的為何,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都一致認為是「善」,雖然我不很清楚,但就暫時是善吧。
  每一件存有都既是實現也是潛能。就如同現在的我,是過去的實現,也是未來的潛能。這也是萬事萬物之所以會變化的原因。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黃老之學與道家思想

《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
作者:陳鼓應 注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北京商務印書館重排版序〉重點擷取
1 黃老大膽推測:
  戰國百家爭鳴,黃老獨盛,可說是顯學中的顯學。例如保存在《管子》書中的材料,多屬黃老道家的遺著(其中以〈內業〉〈心術〉上、下與〈白心〉為代表)。又如《呂氏春秋》這一巨著中,黃老學說成為該書的主體思想。《莊子》外、雜篇吸收了不少黃老的思想;荀子的自然觀和認識論直接來自黃老思想;《易傳》由天道推衍人事的思維方式以及〈繫辭〉「天尊地卑,貴賤位矣」等等思想觀念可能受到《黃帝四經》的影響。

2 黃老道家思想:
  春秋末的老子到戰國中其崛起的黃老學派和莊子學派之所以統稱道家,由於他們都以形上之道為宇宙本體之最高範疇,並以道德統攝性命之學。道家各派間雖有很大的殊異特點,但各派都有以「道」統攝眾說的氣概。
  道家的開創者老子,首次視人的思想視野從現象界提升到「道」的領域,從而將道與物的關係納入到整體性的理論建構中,闡發自然、無為、虛靜、有無等學說,凡此皆化為黃老與莊學等後繼者共同倡導的哲學論題,一如孔、孟、荀共同發揚人、禮、孝悌的人倫德行(儒、道在視角上最大的不同,不完全是在政治議題上,而在于道家從事哲學思考,儒家僅著眼于社會文化層面)。

3 黃老重要特點:
3.1 引法入道:周代禮制社會到春秋末已成禮崩樂壞之勢,戰國時代法制應時而興,為治理政局所必需,黃老道家迎接時代思潮,乃在道論的前提下,援引禮、法以入道,《黃帝四經》開篇便揭示「道生法」的宗旨。
3.2 主時變:老子提示行動要掌握時機(「動善時」),黃老更加強調主時變──掌握時代動脈,推動政治社會變革。
3.3 君臣各司其職: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意指不妄為就什麼事情都做得好。黃老轉化而為君主「無為」而臣下「無不為」──君主掌握基本方針政策(「主道約」),不得越權干預下位者職務,各級官吏專職分工,各盡其能。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第二章 歷史和今天的文明

文明的本質:
文明提供人民最廣義的認同
文明的概念濫觴於18世紀 法國哲學家為了和「野蠻」的概念對照而發展出來
文明的概念提供一個評斷社會的尺度
文明是一個文化實體
文明只不過是文化的擴大 社會世世代代的人民都賦予根本的重要性

界定文明的客觀因素中,最重要的應推宗教
即使同文同種,如果宗教信仰各異,也可以彼此兵刃相向

文明是高層次的文化組合,也是最廣的文化定位。文明不只由共同的客觀因素的文化組合像語言、歷史、宗教信仰、民情風俗及制度界定,也包括人類主觀的自我定位
文明是在我們覺得有歸屬感的文明中最大的「我們」 和外面其他那些「他們」不同
主文明和周邊文明是依規模和重要性區分
人類可以重新界定他們的定位,結果文明的構成和形式與時更迭

文明是文化而非政治的實體
「西方」這個名詞衍生出「西化」的概念 同時誤把西化和現代化混為一談


文明的關係:
不同文明的距離極遠 交通工具有限 彼此的溝通和商業關係均受限制
橫越大草原的馬匹,而非航行海上的船,才是公元1500年之前聯繫世界上不同文明的主要工具

在非經武力征服所達成的文化普及中 最重要的也許是把佛教引進中國

歐洲文化「在熱切而有系統的吸納回教和拜占庭比較高層文明中適當的要素 並將這個豐厚的文化遺產依西方特殊的環境和利益加以修正後」開始發展

西方贏得世界並非靠思想或價值觀或宗教勝人一籌 而是靠其在運用組織暴力上的優勢

20世紀 意識形態衝突


互動:多文明體制:
到20世紀 不同文明間的關係 已由單一文明對所有其他文明的單向影響階段 進展到一個文明密集、持續而多向互動的階段

到20世紀末,西方以走出其文明發展中「交戰國」階段 而邁向「世界國」階段
過去那些文明的「世界國」是帝國 但因民主已成西方文明的政治形式,西方文明中所出現的世界國已經不再是帝國,而是聯邦、聯盟和國家政權及組織的綜合體

隨著世界走出西方階段 代表西方文明晚期式微的意識形態及其地位 已經為以宗教和其他文化為基礎的認同和承諾形式所取代

Hedley Bull 「當兩個或更多國家彼此充分接觸,對彼此的決策有充分影響,使他們至少在採取行動時,適度的從整體的一部分考量」 就會有一套國際制度存在

唯有當國際體系中的國家有「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觀」,「並自認由共同的規範約束」,「由共同的制度運作」,並「擁有共同的文化和文明」,國際社會才可能存在

每個文明均自視為世界核心 在記錄其歷史時 也以人類歷史的重頭戲自居。比起其他文化,西方尤其如此。但這種單文明觀點在一個多文明世界中 已經越來越無足輕重 也不實用

史賓格勒 應以哥白尼太陽為宇宙中心的「日心說」 取代托勒密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地心說」 「並以幾個強勢文化共存 來替代線性歷史空洞想像」

湯恩比痛批西方在「自我中心幻覺」中所表現的「偏狹傲慢」 因為西方自以為世界繞著它轉 並有一個「不變的東方」 而「進步」是必然的趨勢

布勞岱力主 應擴大視野 並了解「世界重大的文化衝突 及文明多樣性」

學者警告說 這些幻覺和偏見在20世紀末仍然存在 並繼續擴大為普遍而狹隘的自負 以為西方的歐洲文明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文明

心福護理之家服務學習心得報告

2010年11月27日 (六)

  這天是我來輔大第一次參加服務學習的活動。我們這組的服務的同學,除了有文化哲學和我同組的同學之外,還有管理學院三、四年級的同學。服務的地點是在心福護理之家。

  這一天,剛好是我妹妹二十歲生日。原本要和她還有她的同學,一起出去為她慶生。但是沒辦法。我們服務學習的日子正好是這一天。只好委婉地拒絕她了。不然我心裡其實很想幫她一起慶生。

  到老人院服務,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在文藻,五專生畢業前需做滿40小時的服務學習。當時我參加炬光社,同樣也是去老人院服務。那時,大家像合唱團的模式,一起唱幾首鄧麗君的歌,逗老人開心。而這次同樣是去老人院,同樣是去唱歌,但不同的是,我們就像在KTV一樣。每個人都會有唱歌的時候,每個人都要點幾首歌。輪到你的時候,就上去唱;沒輪到的時候,就看看老人家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或者和老人聊聊天,或者關心他們在老人院的日子。

  老人家大部分都會講台語,或者有的只會講台語。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講國語。所以對於會講國語,台語破爛到不行的我來說,語言不通真是一大障礙。所以我大部分的時間,都發揮在我另一項比和他們聊天更有自信、更感到自在的潛能上,也就多唱一些國語歌,盼他們會開心。

  其實我之前沒很喜歡唱歌。過去和朋友唱卡拉OK的經驗,都不怎麼美滿。因為我知道的歌不多,朋友的邀約又不好意思拒絕──是那種很久沒見面的老朋友。那時,大部分時間都在聽他們唱。自己唱時總感到沒什麼自信,總覺得自己唱得不好,或者唱得沒人家好。總會有一種比較的心態。但是這次不同。這次,我得強迫自己唱歌,得強迫自己面對一群不曾相識的陌生人。再怎麼不會唱也得唱。唱得再不怎麼好,也要自我鼓勵,給自己加油打氣。因為我這次有任務在身,讓他們開心就是我這次的目的。我告訴自己:「有時唱錯,有時走音,都沒關係。重要的事,我得堅持下去!得努力不懈、永不放棄!重要的事,我有一顆服務學習熱忱的心。」



2010年12月4日 (六)

  第二次過去,我們小組有新的方案。我們決定一些人和老人玩牌,一些人和老人聊天,另外一些人則照舊──唱歌給老人聽。

  我先是邀請一位坐輪椅的老太太和其他老人家一起玩牌。我們玩的是抽鬼牌。一些服務學習的同學則在旁邊解釋遊戲規則和做一些遊戲小提醒的動作。但是老人家或許因為身體因素,玩遊戲的時候,動作顯得比較緩慢。有時在交換抽牌時,她的手還會有些微微顫抖。表情顯得興趣缺缺。這時,有一位阿公和我說:比起玩牌,他更喜歡聽我們唱歌。聽到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於是牌玩完之後,我又跑到唱歌的區域,去點幾首歌。

  這次,除了我們輔大的學生來心福護理之家幫忙之外,還有兩位中年婦女也前來關心老人家。她們又唱又跳。有時邀請老人家一起唱歌,有時會和老人家聊天,有很多互動,有時還會跳起恰恰舞來,看起來非常熟練,非常自得其樂。和其中一位聊一下天之後,得知:她來過這裡幾次了。這裡沒有她的親戚,但是她有空的時候就會過來關心老人家。

  聽到她那麼發心,真是我一個很好學習的目標。

  我想,老人家行動不便,都坐著輪椅,又長時間待在老人院,一定很孤單、很無聊。如果我們能夠來這裡服務學習,不管做什麼事或者安排什麼活動,最重要是,組內每個人都能夠盡其所能地努力達成我們共同的目標--陪伴老人,帶給他們歡樂,這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感謝老師,感謝同學,還有感謝這次遇到的所有人!感謝有這一次服務學習的機會,讓我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能夠突破和超越現在、過去的自己。讓我了解到,自己還有很多潛能、很多可能性等我去實踐。也讓我了解到,自己是有能力逗人家開心,帶給他人歡笑的。這一點讓我小有成就感(笑)。

超越特性:單一性

所有東西都是一,所以我們要懂得尊重。
所有東西都是真,所以我們要懂得分辨。
所有東西都是善,所以我們要懂得理解。
所有東西都是美,所以我們要懂得欣賞。


超越特性(Transcendentals)直接和必然地與存有的本質有關。它們來自存有的本質,並且伴隨存有的各種變化。超越特性如存有一般,不限於一部分的存有者,而是超越一切限制的個別秩序,足以揭示或闡釋存有的面貌。

單一(Unity)是存有的超越特性或本質特性最基本的一個。意味著存有的本質是單一的。存有離不開單一,而單一則基於存有。單一是存有的首要超級特性,和存有的本質最接近。單一是最基本的超越特性,也是其他超越特性的基礎。單一的等級與方式決定真、善、美的等級與方式。單一參透所有的超越特性。

單一可分為存有的實在單一(Real U)和概念的邏輯單一(Logical U)。前者指一個未分開、自成單位或與任何其他事物有區別的存有者本身。後者則指在思想中把實在多樣性連結成的一個普遍概念。概念的單一具有實在的基礎。普遍概念下的個別事物具有相同的本質。

存有有不同等級,單一也就有不同等級。存有的等級越高,單一的等級也越高。單一的等級,首先可分為由部分組成的單一以及不由部分組合的單一。繁多必然以單一為基礎。沒有單一作為基礎,繁多則無法立足。因為任何繁多均顯示出非必然性,最後基礎必須是屬於唯一擁有者而必然存在的本質,也就是不由部分組合的單一。神的單一。



參考資料:
《西洋哲學辭典》:布魯格(Verlog Herder K.G)編著;項退結編譯(台北市:華香園,1989)。

貧民百萬富翁

作者維卡斯.史瓦盧普出身印度律師世家。大學主修當代歷史、心理學及哲學。學業完成後便成為外交人員,是印度上流社會的菁英。鍾情寫作的他從流行的問答節目獲取靈感,寫下Q&A一書。但在書後的訪談中,作者承認他從來沒有去過孟買的貧民窟!
http://mmdays.com/2009/03/23/slumdog-millionaire/


同樣是出身印度的知名小說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
「我覺得他在視覺呈現上相當出色,但我對於故事的情節有些意見。我覺得故事不太夠有說服力。這不可能發生。我不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反對者,但是無論如何都需要有些程度的可信之處,我覺得電影中有三、四個地方的故事情節違背了這個原則。我想我應該是唯一這樣認為的人吧!」

「這部電影在不可能發生事件之上堆砌了一堆不可能發生的事。」魯西迪指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例如電影中的角色如何在印度取得一把槍,然後又神奇地從孟買跑到一千哩外的泰姬瑪哈去。「這部改編作品的眾多問題,全源自原著本身的問題。」

對於改編後的電影,原著作者史瓦盧普在一個訪談中提到:「印度人民對於他們如何被描寫相當的敏感,所以對於回教徒被印度教徒暴徒殺戮的情節,一定會引來批評。但是一個寶萊塢的導演告訴我這部片失敗之處就是沒有深刻地呈現真實的印度。而印度的長處就是會接納這樣的衝突與矛盾。」
http://hermes.hrc.ntu.edu.tw/showart.asp?LAN_ID=40


對於寫作成就,史瓦盧普秉持一貫的低調,將作品的成功歸功於全球化影響下,世人對東方國家的濃厚興趣,他表示:「不管是印度菜、印度科技新貴,或是印度小說,全世界都對印度充滿好奇。」
http://ppaperaangel.blogspot.com/2009_02_01_archive.html





《中國日報》印度籍編輯:《貧民百萬富翁》不是在詆毀孟買
http://www.chinadaily.com.cn/zgzx/2009-02/23/content_7504285.htm

文化評論 - 電影:《貧民百萬富翁》幕後的衝突
http://magz.roodo.com/article/717

印度:如何看待《貧民百萬富翁》 · Global Voices
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2009/01/29/1766/

【貧民百萬富翁】:黑暗之心,娛樂至死-81屆奧斯卡8項大獎最大贏家
http://blog.udn.com/yensunny/2678213

從貧民百萬富翁到Q&A
http://hermes.hrc.ntu.edu.tw/showart.asp?LAN_ID=40

貧民百萬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http://mmdays.com/2009/03/23/slumdog-millionaire/

哲學概論 單元二

1.簡述你對柏拉圖「洞穴比喻」的了解。
  有一群囚犯在一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著洞口,面前有一堵白牆,身後燃燒著一堆火。在那面白牆上他們看到自己的影子。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群囚犯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一天,一個人掙脫了枷鎖,摸索出了洞口,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試圖向其他人解釋說,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說,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的東西。

2.簡述你對Putnam「桶中之腦」(brain in a vat)的了解。
  一位科學家,在人睡覺時把他的腦取出來,放在一桶培養液裡。而後將腦神經接線,連到一台電腦上。這台電腦將一些設定好的訊號傳送給大腦。所有感官感覺都不是來自真實的世界,而是來自這部電腦預先設好的訊號。這些訊號很完美一致,你無法發現有任何奇怪的地方。當你「看見你的手摸到牆壁時」,同時產生「手摸到牆壁的觸覺」。人無法由感官訊號來判斷,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桶中之腦。

3.你對於以上兩個問題在對人類認識事物的理解上,產生什麼影響?請你想想看,如何可以避免成為「洞穴比喻」中的未被解放的囚犯;以及如何可以證明你現在的處境是或不是一個「桶中之腦」?
  「洞穴比喻」說明,除了能夠感覺到的現象之外,後面還有更高的真理存在。「桶中之腦」說明,受到大腦結構上的限制,感覺到的不一定為真。人除了有感官知覺的能力,還有理性思辨的能力。欲避免以上兩種情境,唯有靠理性思考才有辦法獲得事物的真理。

哲學概論 單元一

1.你對「哲學研究甚麼」的了解。
  哲學是愛智之學。維根斯坦說「哲學是語言的批判」,胡適說「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諾瓦利斯說「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毛澤東說「什麼叫哲學?哲學就是認識論。為什麼關於思想的問題是哲學的最基本問題?關於任何事物的思想,首先它是一種思想,它都與關於思想的思想密切相關。關於思想的思想,是全部思想的關鍵。」
  哲學總得來說是一門探討思想的學科,研究的對象是生活、是真理。哲學家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準則,他們準則都為了找到宇宙萬物的第一原因、普遍原理而努力。哲學範圍不只有西方,就連東方儒道釋三教也是哲學探討的議題。

2.在你對於全校的選課中,你認識了哪些值得注意的課程?在哲學系的課程中認識了哪些哲學課程?在你所知道的全部課程中,它們之中是否有甚麼線索可以把它們串成一個整體?
•西洋哲學課群:哲學概論、理則學、知識論、形上學、自然哲學、宗教哲學、倫理學、哲學人學、西洋哲學史一、西洋哲學史二、教父哲學、多瑪斯哲學、詮釋學、敘事符號學、齊克果哲學與基督信仰、存在主義、理性主義、現象學、柏拉圖理想國篇、伊比鳩魯學派的靈魂觀、馬克思主義析評、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思潮、西洋美學專題、宗教哲學名著選讀、海德格哲學。
•中國哲學課群:中國哲學史一、中國哲學史二、儒家哲學、道家哲學、兩漢哲學、佛學概論、出土思想文獻、隋唐佛學:天台宗、隋唐佛學:禪宗、魏晉哲學、宋明理學、清代哲學、先秦諸子哲學、當代中國哲學、墨家哲學、中國邏輯學、五經思想、中國美學專題。
•應用哲學課群:管理哲學、文化哲學、哲學諮商方法論、行動哲學(進階邏輯、方法論)、哲學諮商:實習、哲學諮商:理論與實務、蘇格拉底對話、兒童哲學。

3.你希望在哲學系的生涯中,你能學習到甚麼?
  像胡適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李小龍也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主修哲學。讀哲學,只要有心,沒什麼事不能做。讀哲學,能讓自己更有目標,明白世上還有很多可能性,不將自己限制住。能讓自己用不同的角度、更開放的心看待周圍的世界。哲學有許多衝突的論點,不一定全部都能接受,也不需要全部都接受。挑些喜歡的成為自己的價值觀,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方向。

西洋美學專題 單元四



1. 請針對圖片1.與圖片2.描述其特徵。(僅限用事實描述語句fact statements, 不得使用評價語句evaluative statements)

上圖是梵谷在左耳被割掉後的自畫像。他的顏色看似和諧,但是充滿對比。背景是暖色調的橘色和紅色。中景的部份,在橘色背景前則有與橘色調相對的藍紫色帽子;在紅色背景前則有與紅色調相對的綠色眼珠以及綠色大衣。前景則是嘴邊抽著的咖啡色煙斗。看似平面的畫,卻隱藏著前景、中景和遠景。梵谷完全是靠顏色的對比和分隔完成的。歷史上記載,梵谷被割掉的為左耳,但是這幅畫耳朵包紮的位置卻是在人的右邊,想必梵谷是照著鏡子完成他的自畫像。他的臉上有幾處陰影,眼神看起來有些憔悴。綠色大衣上的線條看似整齊,但是顏色有些凌亂,或許和他當時的心情有關。外套內的線條和顏色顯得淡而模糊,凸顯臉部和大衣的立體感及顏色。從煙斗和鼻息呼出的裊裊餘煙,以及帽子上茸茸的毛,看起來很逼真。

下圖是尼泊爾山中梯田白天的空照圖。陽光灑在大片的梯田上,有時被大塊的浮雲遮蔽,在梯田上產生巨大的陰影,有時從浮雲的空隙穿出,照耀大地。梯田的線條在不規則中仍有規則,朝著幾乎相同的方向邁進。顏色也是在光線的照射下,時而深,時而淺。從光線照亮大地的方向可看出,這是一個不斷在變化、在變動的大自然。是個有生命、有機的大自然。照片中可以看到有戶人家的房子,暗指人類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


2. 請基於以上第1.及第2.的呈現,提出你對「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界說。如果可能的話,也可以補上歷來的美學家的理論來支持你的理論。

我主張,沒有必要區分自然美或藝術美。這麼做,或許有些多餘或沒有意義。因為存在先於本質。關於美的部份,其實也都是人加上去的本質的部份。區分自然美或藝術美並不影響人對美的感受。

如果從形上學的角度,存有的超越特性來看:所有的存有都是一;所有的存有都是真;所有的存有都是善;所有的存有都是美。自然就沒有自然美或藝術美的區別。

如果從沙特存在主義美學的角度來看,存在先於本質,「美是一種永遠而且只能適用於想像物的價值」。美,只存在於人的意識、人的想像世界中。「在自然和人類的初期,那時仍然沒有醜也沒有美,既沒有趣味,也沒有文藝愛好者,沒有批評。」美是人的想像的創造物,離開了人的存在,美也不可能存在。 

如果自然美所指的自然,泛指一切非人為的自然,藝術美的藝術,則是指的人為創作的藝術。那麼就對象和美的順序來看,自然美的美,是一種欣賞者存在先於本質的存有。自然的本質指向虛無,因為存在都是偶然的,它沒有本質可言。所以自然美的存有僅存在欣賞者的意識及想像之中。

藝術美的美,則是藝術家本質先於存在的創造之後,欣賞者存在先於本質的存有。關於藝術,或許有個本質,但這本質僅存在創作者的想像中,而不存在欣賞者的想像中。但是意識是完全自由的。不論它存在于創作者還觀賞者的想像中,意識都是自由的,並且都指向虛無。也就是說,藝術家本質先於存在的創作之後,本質就不再是本質,而成為了存在。之後就進入到存在先於本質的自由意識中,自然就沒了本質。也就是,藝術美的本質,當成為存在,同樣僅存在欣賞者或創作者的意識及想像之中。

美是「活生生的美」,並且「需要兩個方面的統一。一個可見的方面和另一個秘密的方面」。所以基於存在先於本質的立場,美是不會受對象所制約。

西洋美學專題 單元三



1.請說明觀看這幅作品的客觀經驗,描述畫面的藝術性元素。
作品(1):
A. 有很多顏色。鏡外的顏色比較鮮豔,屬於暖色系;鏡中的顏色則比較陰鬱,屬於冷色系。
B. 線條或形狀,除了背景有明顯的四邊形和圓形之外,其餘的部分則比較不規則。用粗黑色線條明顯區分不同的顏色、部份或區域的手法和漫畫很接近。
C. 畫風或是顏色上去的方式則很像是在模仿小朋友上色或塗鴉的感覺。不同區域有不同顏色,由色塊組成,並且每個色塊並無明顯明暗漸層的差別。
D. 人物很抽象。在街上絕對不會看到這樣子的人,甚至我們的理像無法知覺到這樣子的人存在。就拿臉來看,它是一張分裂的臉,並且鏡內和鏡外呈現非常不同的樣貌。也就是說,鏡內和鏡外呈現一種分裂的狀態。彷彿要表現的是人的內心矛盾的情感。
E. 整張圖的顏色分布、形狀、大小 整體看來還蠻對稱的。
F. 整幅畫是一張能普遍見到的四邊形。

作品(2):
A. 整幅畫是一張不那麼普遍的五邊形。
B. 顏色以大地色為其色調的主軸。色塊顏色有明暗有漸層,而且沒有明顯將不同顏色區分開來的粗黑線存在。可是有部份似乎不怎麼和協,例如中間角色的臉上和其頭的上方的一些不知所以然的黑色色塊,和一些詭異的直線條。
C. 有花邊,很貼心。並且不同圓圈內有不同的小頭像。
D. 就構圖來看,整張圖還蠻對稱。


2.請說明觀看這幅作品的主觀經驗,描述這個畫面引發我的情意性元素。
作品(1):
看起來很有生氣的鮮豔的顏色,不規則甚至很有生命力、有弧度、有粗細、很活躍的線條,看起來一點也不呆版。有一種欲突破現狀得到自由,是一種愉悅的感受。

作品(2):
A. 色調給人一種沉穩的感覺。
B. 人物表情很嚴肅,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愉悅。一些不知名的黑色色塊及線條,看起來髒髒舊舊,有些年紀,不怎麼不合諧。搭配他們的表情來看,讓人產生些許不安。中間聖母的臉看起來很陰鬱。尤其是臉旁的汙點,她看起來有些挫折,不怎麼開心。
C. 方方正正、四平八穩對稱的構圖,看起來很呆版。


3.請說明觀看這幅作品之後,我對它的審美評價。
比起第二幅,我更喜歡第一幅。

西洋美學專題 單元二

1. 請舉例說明「快感」、「快樂」、「愉悅」在運用時的情境。
快感:坐雲霄飛車、尖叫大叫、抽獎中獎。
快樂:聽喜歡的音樂、哼喜歡的歌、看電視、看電影、品嚐美食、逛街。
愉悅:閱讀、自我實踐、自由、放鬆、清淨自在。

2. 請說明「快感」、「快樂」、「愉悅」的普遍性意義。
快感和快樂:
  快感(pleasure)與痛覺相反,指令人舒服的感覺,或者滿足的感受。當慾望或希求 (appetite)在實在界或在想像中找到符合其天性的對象時,就有了快感。精神的滿足稱為歡愉或快樂(joy)。
  亞里斯多德云,快感(和快樂)的目的性意義是引起合乎事實的行動,滿足的感受正代表已達到某種完善;當然,理性的領導還是需要。

愉悅:
  幸福(happiness)或愉悅在希臘哲學中是人最後的目的和至善,它賦予人類生命真正的意義。亞里斯多德認為,幸福在於心靈按其本性活動而認知真理,快感和快樂只是所獲得的完美之反響而已;再者,倫理的德性是造成現世幸福的重要成分。


參考資料:
《西洋哲學辭典》:布魯格(Verlog Herder K.G)編著;項退結編譯(台北市:華香園,1989)。

西洋美學專題 單元一

櫝與珠在此故事中為兩個具體的物體。但是在探討其指意時,意義可不只兩個實體的關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探討:

空間:「珠在內,櫝在外」。從觀眾的角度,人們往往只注意到外顯的櫝,而忽略的內隱的珠。就如同現在很多人花許多時間美化自己的外表,拼命裝飾,拼命打扮,而忽略了美麗或強大自己內在的善心。

動機:「珠是本,櫝是末」。從商人的角度,他首要要賣的是珠,但是他不好好推銷他的第一商品,珠,的價值,反而花許多時間在找櫝上。就如同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認為越瘦越美,拼命吃藥,拼命減肥,就是為了像林志玲一樣,最後連健康也搞壞了,甚至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盲目跟從這樣的社會價值,而不是順從自己能夠判斷是非對錯的那顆心。說明捨本逐末不可取。

互動:「珠是主,櫝是從」。從物品的角度來看,人們只注意到櫝的價值,而忽略的株的價值,表示櫝具有喧賓奪主之意。

價值:「好還有更好」。商人認為「櫝是好,珠是更好」,而觀眾認為「櫝是好,珠是不好」。在此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們也只是投其所好,各有所需罷。

西洋美學專題 單元一

1. 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關於「鄭人買櫝還珠」的寓言故事。你認為這個故事中所謂的「櫝」與「珠」有甚麼特別的指意?
  「櫝在外,珠在內」,表示人們往往只注意到外顯的櫝,而忽略的內隱的珠。就如同現在很多人花許多時間美化自己的外表,拼命裝飾,拼命打扮,而忽略了美麗或強大自己內在的善心。「珠是本,櫝是末」,就如同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認為越瘦越美,拼命吃藥,拼命減肥,就是為了像林志玲一樣,最後連健康也搞壞了,甚至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盲目跟從這樣子的社會價值,而不是順從自己有一是能夠判斷是非對錯的那顆心。另外,「珠是主,櫝是從」,這個故事說明了櫝具有喧賓奪主之意涵。

2. 在關於藝術創作或藝術鑑賞上是否也有「櫝」與「珠」的區別?別人所以為的「櫝」是否會成為另一人的「珠」?或相反?我們可以怎樣看待這些不同的角度?
  倘若承襲上述「櫝在外,珠在內」的觀點,藝術創作或藝術鑑賞上確實有「櫝」與「珠」的區別。櫝為所有包含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感覺所能接觸到的具體概念,而珠則能理解為理性思辨所意識到的抽象概念。這樣子的脈絡下是不會有別人的「櫝」為另一人的「珠」的問題。而若引用的是「珠是本,櫝是末」的觀念,甚麼是本,甚麼是末,則是因人而異。這是相對觀念而不是絕對觀念。擅長做珠的人會說珠是本,擅長做櫝的人會說櫝是本。換作是藝術,擅長概念的人會以概念為本,擅長技術的會以技術為本。觀眾也是如此。只是各有所需,投其所好罷。如果是從「珠是主,櫝是從」的觀點出發,那麼珠和櫝構成一個整體,當中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不應該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嫌疑。如果是以藝術有概念、有技術的層面來看,我則認為就如同知與行的觀念,應該是「珠是櫝的主意,櫝是珠的功夫」,強調知行合一,這樣的作品才能稱做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