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第二章 歷史和今天的文明

文明的本質:
文明提供人民最廣義的認同
文明的概念濫觴於18世紀 法國哲學家為了和「野蠻」的概念對照而發展出來
文明的概念提供一個評斷社會的尺度
文明是一個文化實體
文明只不過是文化的擴大 社會世世代代的人民都賦予根本的重要性

界定文明的客觀因素中,最重要的應推宗教
即使同文同種,如果宗教信仰各異,也可以彼此兵刃相向

文明是高層次的文化組合,也是最廣的文化定位。文明不只由共同的客觀因素的文化組合像語言、歷史、宗教信仰、民情風俗及制度界定,也包括人類主觀的自我定位
文明是在我們覺得有歸屬感的文明中最大的「我們」 和外面其他那些「他們」不同
主文明和周邊文明是依規模和重要性區分
人類可以重新界定他們的定位,結果文明的構成和形式與時更迭

文明是文化而非政治的實體
「西方」這個名詞衍生出「西化」的概念 同時誤把西化和現代化混為一談


文明的關係:
不同文明的距離極遠 交通工具有限 彼此的溝通和商業關係均受限制
橫越大草原的馬匹,而非航行海上的船,才是公元1500年之前聯繫世界上不同文明的主要工具

在非經武力征服所達成的文化普及中 最重要的也許是把佛教引進中國

歐洲文化「在熱切而有系統的吸納回教和拜占庭比較高層文明中適當的要素 並將這個豐厚的文化遺產依西方特殊的環境和利益加以修正後」開始發展

西方贏得世界並非靠思想或價值觀或宗教勝人一籌 而是靠其在運用組織暴力上的優勢

20世紀 意識形態衝突


互動:多文明體制:
到20世紀 不同文明間的關係 已由單一文明對所有其他文明的單向影響階段 進展到一個文明密集、持續而多向互動的階段

到20世紀末,西方以走出其文明發展中「交戰國」階段 而邁向「世界國」階段
過去那些文明的「世界國」是帝國 但因民主已成西方文明的政治形式,西方文明中所出現的世界國已經不再是帝國,而是聯邦、聯盟和國家政權及組織的綜合體

隨著世界走出西方階段 代表西方文明晚期式微的意識形態及其地位 已經為以宗教和其他文化為基礎的認同和承諾形式所取代

Hedley Bull 「當兩個或更多國家彼此充分接觸,對彼此的決策有充分影響,使他們至少在採取行動時,適度的從整體的一部分考量」 就會有一套國際制度存在

唯有當國際體系中的國家有「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觀」,「並自認由共同的規範約束」,「由共同的制度運作」,並「擁有共同的文化和文明」,國際社會才可能存在

每個文明均自視為世界核心 在記錄其歷史時 也以人類歷史的重頭戲自居。比起其他文化,西方尤其如此。但這種單文明觀點在一個多文明世界中 已經越來越無足輕重 也不實用

史賓格勒 應以哥白尼太陽為宇宙中心的「日心說」 取代托勒密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地心說」 「並以幾個強勢文化共存 來替代線性歷史空洞想像」

湯恩比痛批西方在「自我中心幻覺」中所表現的「偏狹傲慢」 因為西方自以為世界繞著它轉 並有一個「不變的東方」 而「進步」是必然的趨勢

布勞岱力主 應擴大視野 並了解「世界重大的文化衝突 及文明多樣性」

學者警告說 這些幻覺和偏見在20世紀末仍然存在 並繼續擴大為普遍而狹隘的自負 以為西方的歐洲文明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文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